博物馆是见证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实物所在的场所。每个地方的博物馆都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大街附近的藏品达万余件的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于2009年6月20日正式开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博物馆之一,馆内有在扎赉诺尔出土的猛犸象化石复制品、“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复制品以及一些民族生活用品等。
简介: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是全市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行政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文化局。其前身是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和呼伦贝尔盟展览馆。1998年两家单位合并组建博物馆,同时加挂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馆舍为庭院式仿古建筑,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有三层展厅,展览面积4500平方米,一楼展览为《洒落在草原上的珍珠--蒙古族文物精品展》、二楼展览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三楼展览为《北方狩猎与游牧民族家园》。现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我馆着重对东胡、鲜卑、室韦、蒙古的考古学研究,并注重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民俗文物的收集与陈列工作。
发展历史: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建于1998年,是在原呼伦贝尔盟文物站、展览馆、文物商店三个科级单位合并而成的,挂博物馆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二块牌子,编制33人,仍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文化局。内设历史部、民族部、展览办、保管部、保卫部,办公室和旅游纪念品服务中心七个职能部室。其中设高级职称岗位三个,中级十个,其余为初级及工勤人员岗位,承担着对呼伦贝尔市各级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的业务指导,文物保护,田野调查,遗址管理,历史研究,宣传教育等几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任务,保管着包括一级文物在内的万余件珍贵文物和标本,管理呼伦贝尔市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古遗址四百余处。
建筑布局: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该馆共三层,内设《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摇篮》、《北方狩猎游牧民族家园》三个陈列。陈列展品达万余件,主要为石器、玉器、铜器、金银器、古生物化石、皮毛服饰及桦树皮器等。
主展厅为三层,一楼大厅为会展中心,面积为1.200平方米,举架7米,跨度18米无柱,为机动展厅,展示呼伦贝尔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成果,将发挥一定经济效益。
二楼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内蒙古最具特色的展览——《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展》,面积与一楼相同。
三楼为呼伦贝尔自然资源展厅,从古生物化石,到现代动植物标本,向世人展示呼伦贝尔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生态环境;旧楼及两个缓建的付楼,还将开辟六个展厅,举办拓跋鲜卑、成吉思汗、萨满文化、国防教育、科技成就、民族艺术等六个专题展览,新馆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
更多关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等全国博物馆纪念馆介绍。欢迎登入问问我建筑综合服务平台世界建筑栏目查询。